1.確定方案,現場測量
燈組設計師是彩燈制作的靈魂。他根據公園提出的要求,因地制宜設計彩燈,并將彩燈藝術與當地文化緊密結合,形成鮮明的區域主題。確定方案后,設計師再進行實地測量,確定彩燈的具體尺寸。
2.美工放樣,勾勒骨架
從圖紙上的效果圖“變身”為實際彩燈,這就需要美工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將圖案上 的“正視圖”改變成“立體圖”。一般人認為彩燈的“骨架”是由竹、木制品或細鐵絲構成,其實不然。由于竹、木制品或細鐵絲的強度不夠,易變形,易燃,不利 于彩燈的制作。一般彩燈“骨架”由直徑5—8毫米的鋼筋制成,制作者會把鋼筋截成小段后再焊接起來,因此每段燈骨需計算精確,否則會影響整個燈組的觀賞效果。
3.焊工絕活,搭建雛形
直徑5—8毫米的鋼筋在一般工廠里一焊就斷,而彩燈制作焊工在焊接時卻不會出現這種現象。扎燈在四川已形成產業,經彩燈學校培訓出來的學生需在實際工作中當兩年“學徒工”,才有資格獨當一面。經過焊工師傅的焊接,一個個彩燈部件被連結起來,彩燈“雛形”就形成了。
4.電工細致,防電透光
做出“雛形”后的下一道工序便是安裝燈泡,在業內術語上叫作“做內透”,這個環節中需要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做好安全用電防護措施,對線路、燈具等做好防漏電保護。作為燈組制作團隊中的電工,需要在制作完畢后反復檢查,盡可能確保燈組沒有黑暗死角。
5.裱糊分色,彩燈展顏
完成“雛形”和“內透”后,就要在“雛形”上進行裱糊。彩燈中使用的是綢緞,業內稱為“八美緞”,一般選用透光性和反光性較好、色澤鮮艷、結實耐用的綢緞面料。將這種綢緞用膠黏貼在彩燈骨架上,最后經美工進行美化和調整。
當然,根據原先的設計圖案,可能要用到十幾種不同顏色的綢緞,這項工作十分繁 瑣,被稱作“分色裱糊”。至此,一組彩燈才可基本完工并展現出其魅力了。一般而言,一組長約6米左右的彩燈,扎制至少需要50個工時。因此,一場頗具規模 的彩燈展飽含著彩燈工人們的智慧和心血。
燈組用處:以彩燈燈組展現中央民俗文化、城市風貌。以彩燈藝術可制造成傳統燈組、現代燈組、光雕亮化、彩車彩船可轉動、發聲、噴水噴霧、數控編程。均為特別定制燈組,滿足彩燈制造工藝與當地特征相分離,展現風土人情。 燈組適用圍:特大型陸地燈組:開闊地、大型燈組:開闊地、水上、中型燈組:開闊地、綠地、坡道、水上、小型燈組和座燈:開闊地、綠地、坡道、通道兩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