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燈中國的元霄節是漢民族的一個重要節日,由元霄而孕萌的元霄燈節和燈會是中國遍及漢民族居住地的重大年節活動。燈會和燈節既是中國燈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年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燈節與燈會的形成和發展源于節日的出現。關于什么是節日的定義,目前尚未有一個舉世公認的準確而科學的界定。在《中國民俗學》中,烏丙安教授給節日下了這樣一個定義:“它是一年當中由種種傳承線路形成的固定的或不完全固定的活動時間,以開展有特定主題的約定俗成的社會活動日。”這是迄今相對而言雖不失寬泛,便仍是較為明晰和準確的界定。由節日而衍生的年節文化,是人類文化大系的一個分支。其內涵應當是圍繞年節而產生和展延的社群文化現象。“年節文化是人類創造的社群活動的獨特形態節日諸特質的復合體。它包括實物、信仰、心理、習俗、道德倫理、藝術等。”在重大節日期,一個或多個民族,一個或多個社會群體在一定時段聚集積累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得到充分的體現;傳統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經過篩選后得到再現和弘揚;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群體的情感得到展現和宣泄;各個民族、各個社會群體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行為模式、心理態勢、倫理道德、審美意識同時得到突出的集中的表現。節日如同一個舞臺,一個窗口,讓人們可以看到一個民族和一個社會群體的整體素質、精神面貌乃至其凝聚力和生命力。